欢迎来到中非视界网! | 国内频道 | 国际频道|ENGLISH

中非视界




中非视界 网站首页 非洲资讯 中非资料 查看内容

罗马统治时期,梅雷王国和埃塞俄比亚同埃及的发展比较。

2021-7-19 13:23| 发布者: 中非视界| 查看: 633| 评论: 0|来自: 娱乐花和雨

摘要: 引言:随着托勒密王朝的开创,情况起了变化。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埃塞俄比亚王国的中心迁到了梅雷。事实上,在某段时期 内存在着两个王国和两个都城,一个王国以纳帕塔为都城,一个王 国以梅雷为都城(从公元前3 ...
引言:
随着托勒密王朝的开创,情况起了变化。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埃塞俄比亚王国的中心迁到了梅雷。事实上,在某段时期 内存在着两个王国和两个都城,一个王国以纳帕塔为都城,一个王 国以梅雷为都城(从公元前300年至220年左右)。这两个王国为 著名的埃尔加梅讷斯所统一,迪约多鲁斯曾提到过此人,他与菲拉 德尔富斯或菲洛帕托尔同时,或者与他们两人同时,果真的话,那 么他在位的时间是很长的。这种情况延续到公元前100年前后, 据赖斯讷尔说,到这时候又兴起了一个新王朝,建都于纳帕塔,维 持了八十年左右。这个变化是否由于托勒密王朝的外交行动或军 事行动造成的呢?我们不要忘记,菲拉德尔富斯曾一度远征努比 亚去占据该地的金矿。无疑地,当时不论是谁统治着埃及,瓜分埃 塞俄比亚王国总是于己有利的。

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在托勒密王朝期间,纳帕塔和梅雷 方面与埃及方面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公元三世纪后半期 和整个二世纪中,纳帕塔和梅雷的独特的文明里显然出现了强烈 的希腊化影响,由此可以证明上面所说的一点。当埃尔加梅讷斯 统治时期,都城梅雷,特别是该城中的台城及其希腊化的王宫°希 腊化的浴场、埃塞俄比亚一希腊化混合式的雕像和装饰壁画等 等,简直就成了努比亚的一个小亚历山大里亚。


同时,梅雷国人开 始在公私文件中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时便在埃塞俄比亚的陶器和金 属器皿方面开始发展起一种新颖有趣的风格,当地的工匠用一种 特殊的希腊一努比亚混合型的手法来装饰这些制造品。极力推 行这种希腊化运动而同时又倡导民族主义的人就是埃尔加梅讷斯 和阿扎克赫拉曼,他们自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武力和财力来与强大 的埃及较量高低。他们顺利地占领了埃及的努比亚地区(多德卡 舍努斯),又在特拜德煽动起一次叛乱,这次叛乱使特拜德地方脱 离托勒密王朝达二十年之久(从菲洛帕托尔第十六年到埃皮凡讷 斯第十九年,公元前206-186年)。

到了菲洛梅托尔和欧尔杰特 斯二世时候,托勒密王朝与努比亚之间的斗争才告一结束。托勒 密王朝重新恢复了在特拜德和多德卡舍努斯(大抵在公元前二世 纪时)两地的主权;这约略与上文所提到的埃塞俄比亚王国的重新 分裂同时发生。在公元前M—前84年间,特拜德又发生了一次 叛乱,结果失败,虽然托勒密王朝力量薄弱,但仍然轻而易举地镇 压了这次叛乱。


当埃及转入罗马统治下的时候,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这时 梅雷的统治者为一位太后一一其尊号为坎达策一和她的儿子,他们一定是对于埃及的新统治者得到不正确的消息,才重新燃起希望,打算占领特拜德。大家知道,科尔芮留斯-加卢斯平定了特 拜德的叛乱,而佩特罗纽斯两度进兵,深入纳帕塔之境,把埃塞俄 比亚人神圣的城市纳帕塔也摧毁了。加尔斯唐提出,佩特罗纽斯 曾抵达梅雷,我们不知道是否果真这样看来不象如此。

罗马政府 并没有准备占领埃塞俄比亚的土地,这次胜利显然不如斯特腊博 所要使我们相信的那样大获全功。奥古斯都在与梅雷太后的使臣 进行交涉时亲自承认这个事实;他拒绝了佩特罗纽斯要强迫梅雷 国王纳贡的建议,并且把埃及的边境划在希耶腊一锡卡米诺斯 (马哈腊加)而不划在稍南一些(向南约70公里)的普里米斯(喀什 尔一伊布里姆)。这次协定持续了两个世纪。芮罗计划取道梅雷 从事远征,其目的无疑是想找寻新的商道而不是打算吞并这个 国家。


在公元一世纪后半期和二世纪期间,梅雷的物质生活较前大为繁荣,文明较前大有进步。不仅梅雷再度成了一个繁华的大城市——虽然也许还比不上埃尔加梅讷斯时的盛况,而且,在梅雷岛 和格齐雷赫那些多雨地区还出现了许多城市生活中心和宗教生活 中心。此外,在南努比亚靠近尼罗河的沃土地带兴起了一些富庶 的城市,那些城市有神庙、台城和皇宫,还有奢侈的坟墓,其中以 最有代表性的金字塔皇陵为冠。梅雷附近的巴萨"索达"马腊巴 阿格伊利山、梅骚瓦腊特.、纳加和索巴等遗址,以及下努比亚的克尔玛、卡腊诺格和法腊斯等遗址,正显示出埃塞俄比亚这种前所未 闻的繁荣景象与同一时期生活在埃及的下层社会那种贫穷景象成为鲜明的对比。

我们对这个国家在这个时期的组织情况几乎一无所知。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夕梅雷为其国君驻蹿之地,而下努比亚 的那些台城、皇宫和金字塔则属于相当于国王的统治者(其尊号为 peshate<^^>或啊伽償春疣题〉),他以梅雷最高统治者的名义君临此地,或者那些建筑属于封建诸侯、各部落的渠长和梅雷天 王的藩臣。

埃塞俄比亚繁荣局面维持之久与埃及相等。公元二世纪后半 期开始有所改变;到了三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又衰落下来了。当罗 马人还有足够力量在埃及截阻布勒米耶斯人和诺巴德斯人的时 候,梅雷王国也就安然无恙;但一当三世纪时的混乱局面使罗马帝 国衰弱以后,梅雷人就无力抵御四邻的侵掠了。我们都知道,迪约 克勒戚安将多德卡舍努斯割给了诺巴德斯人,又向布勒米耶斯人 承担岁币。这时候,梅雷的情形就很危急了,但是,如赖斯讷尔所 考证,其王朝仍延续了六十年,直到阿克苏姆人强大的文明兴起, 才挽救了它使免于黑人的威胁。我们也都知道,阿克苏姆的艾扎 纳斯远征檢雷,惩戒了黑色的诺巴德斯人,诺巴德斯人曾经把"红 色”的库什人或埃塞俄比亚人卡苏人)从他们自己的城市里赶出 去,赶出了梅雷岛的地界。


在希腊化一罗马期间,埃塞俄比亚诸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无疑 地呈现出贫富悬殊的对比现象,甚至比之埃及还要强烈。一方面 是那些国王们的宫殿和城堡,另一方面是农民和牧民们所住的草 盖藤编的茅屋,住这种茅屋的大概还有采矿者以及矿场和作坊里 的雇佣工。我们在梅雷的坟墓里发现各种铁制的兵器和工具,在 梅雷城和若干梅雷神庙的遗址周围见到铁渣堆积成山,还有那熔 铁炉的残骸,这些都表明梅雷王国的铁是很丰富的。我们不知道 这里的铁和铜是否输往埃及。此外,下层社会的人经常是靠畜牧 为生的。

从当地陶器上的图画可以看出打猎是一项主要的职业; 在希腊化一罗马时期梅雷本地所制造的陶器和金属器皿上那些自 然主义的图饰中,牝牛和牡牛也占着重要地位。卡腊诺格的两个 青铜容器就是这类物品中最典型的代表;从这两 个容器上的图画可以看出哪些地方上的公侯,那些尼罗河上的城 堡主人,到他们自己的田庄上来游玩观光,从他们的牧人和管庄手 上接过新鲜的牛乳。自远古以来就是这样的情况。当埃及中王国 和新王国的国王和大将们详谈他们在这个库什人的国度里获得胜 利的时候,曾提到成千上万头家畜和俘虏,如此而已。巴尔卡耳山 的神庙有一个大围场,那是一所堂堂皇皇的牛栏。

除了饲养牛羊和驴以外,在努比亚一些小块的肥沃地带也进 行少许农业生产如梅雷岛上各河流两岸以及内地多雨地区都有 农业。从梅雷岛上所发现的大蓄水池的遗址可以看出当时居民充 分懂得怎样为自己保证水的供应。他们对这种工作的重视见之于 他们的雕塑图像,其中有圈井上的狮形和异常庞大的水中蛙像等。 但谷物和所饲养的牲畜是否输出则尚属疑问。肯定有些谷物贩卖 给沙漠游牧部落,但运往中非者甚少或没有,就是运往埃及的也极 少,大概只有饥荒时候才多运些去。


梅雷王国的繁荣夕它那独特的文明的灿烂光辉,并非仅仅以农 业和养畜业为基础。在罗马时期,完全与以往一样,是靠商业才使 这里的王侯们发财致富,也是靠商业才使平民们把珍贵的陶器和 金属器皿放到他们的墓穴里置于尸体旁边。我们所见到的文献资 料、苇纸卷和贝壳以及考古发现都明显地证实存在这种商业。取 道努比亚输往埃及的货物仍与过去相同:乌木象牙.金属黄金、 野兽、奴隶和宝石。而且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的商品也与过去一样 以黄金为最重要的项目。除了文献资料有明显的证据以外,加尔 斯唐还在皇宫里发现两个陶容器,器内盛满了金块和金屑,这也足 资证明。

不过,决不可以过分夸大这种贸易的范围。在努比亚和梅雷的坟墓中很少见到进口货物,这就表明实际情况是:本地工业满足本地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如我们所见的某些材料所示,梅雷与埃及之间的商业是按照原始的"哑贸易刀方式进行的。在努比亚和梅 雷的城市遗址和坟墓里几乎完全见不到本地和外来的钱币,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尽管这个国度的金属矿产丰富,但梅雷国王却不铸钱昇也们所进行的贸易完全是物物交易,不是如我们所理解的那种正规的商业交易。


如果说梅雷王国与罗马帝国之间有商业关系的话,我们所观察到的必定是非常原始而无关紧要的交易。埃及人始终没有能在梅雷王国弄到永久性的口岸,但是他们在尼罗河 沿岸希耶腊一锡卡米诺斯或普雷姆尼斯上头建立了商站。因 此夕那些乖巧的阿克苏姆人既然比梅雷人更开化、更加希腊化,自 然就能把中非贸易中的大宗船货转引到阿杜利斯去;埃及商人们 自然也就宁愿沿着红海岸航行直达阿杜利斯,而不再愿意上溯尼 罗河去作长途跋涉而无利可图的商业旅行了。也很可能是梅雷国 王设法垄断了贸易;他们不希望把罗马人吸引到他们的国家里来怕因此引起罗马人出兵远征终于会占领他们的国家。

公元三世纪时的灾难使尼罗河贸易的全部重要性都丧失了。 努比亚之地复归于贫困,至于诺巴德斯人和布勒米耶斯人是否还 能有什么货物输出,那就大成疑问了。如前所述,梅雷终于不可避 免地成为那日益强大的阿克苏姆王国的一个行省夕中非洲与罗马 帝国之间的商业现在为阿克苏姆王国所垄断了。


我们现在接着谈帝国时期的章羊号歹卑畀輩行省。关于这个 行省的生活状况我们知道得很少。这两个地方之所以合并为一个 行省可能是由于它们都曾长期臣属于托勒密王家夕还由于希腊城 市在这两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我们对于罗马时期的克里特的情况所知者极为贫乏。近年来 意大利的考查团发掘出了帝国时期克里特的首府哥尔廷。这个市镇最引人注目的遗迹是那座庞大的总督府或市政厅。可惜的是, 它是属于公元四世纪时候的,其中所发现的大量碑铭文没有向我 们报道帝国早期的克里特的社会经济生活情况。帝国时期的哥尔 廷的遗迹甚为华丽,它使我们具有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该岛在 罗马帝国时期既不贫困也不衰微。继续进行考古发掘大概会给我 们提供更宝贵的报道。

资料中有关的零星记载了解得更好一些。在托勒密王朝宗主权的 统辖下,昔兰尼加的城市非常繁荣。公元前96年,昔兰尼加最后 的一位主君托勒密。阿皮雍遵守欧尔杰特斯二世的训旨于自己临 死时将这块土地遗赠给罗马人,当时元老院承认这里的希腊城市 为自由的盟友。其后果是兵连祸接:内战、暴君,诸如此类,层出 不穷。公元86年,卢库卢斯想恢复和平秩序,未见成功。至公元 前74年,昔兰尼加变为罗马一个正式的行省,而到公元67年,于 合并克里特之后,始接受法令明确定为行省。


根据在昔兰尼所发现的奥古斯都的敕令中提供的材料来判 断,以及从大家熟知的斯特腊博所描写的情况来看,昔兰尼这个 城市事实上并不繁华富足。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在共和国末期, 一般情况均混乱不堪。发现于昔兰尼的一件碑铭文、到结束于 公元2年的利比亚大战(bellum Marmaricum')可能就是造成这种 情况的原因。这次战争无疑地与帝国早期非洲民族的大迁徙 有关。

那么现在让我们接着谈谈奥古斯都时期的昔兰尼。根据上面 所提及的奥古斯都的敕令和斯特腊博的描写来看,昔兰尼城的居 民包括一些不太富裕的罗马公民,其中一部分是移民,一部分是昔 兰尼的希腊人而得到罗马公民资格者,还包括昔兰尼及彭塔波利 斯地方其它城市的市民。整个昔兰尼加的居民情况大概也是这 样。昔兰尼及彭塔波利斯地方其他城市的市民——加上城市乡村 里其他居民中受过希腊教育、说希腊话的人——都称为希腊人,这正和其他罗马行省的情况一样川也们享受某些特权,那是非希腊 人刀所没有的。


结语:

犹太人无疑地有着他们本民族的组织,他们与所谓yecopyoi<庄稼人>都是另外的特殊团体。很难说究竟谁是庄稼人。 他们既不是昔兰尼的市民,又不是外来人;推测他们可能是当地的利比亚人。自很古以来,希腊人就以一种很开明的态度对待昔兰尼的利比亚人(例如,希腊人与利比亚妇女通婚的习惯一直是当地风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儿因此,没有理由设想利比亚农民是农奴。

然则,斯特腊博所谓的庄稼人乃是住在昔兰尼及其它城市辖区内的自由农民,他们的法律身份若与市民相比,相当于小亚细亚那些希腊城市的郊民和客户与市民团体的关系。可以推想,他们之中有些人自己有一块土地,有些人则从城市、从私人或者从国王那里租的土地——国王是昔兰尼加最大的地主之一。我们不知道他们在罗马时代地位如何。大概同于阿非利加的stipendiam〈纳贡 户〉与小亚细亚的郊民和客户。在这些农民中可能有些人是托勒密王朝迁来的雇佣军人的后裔,即分田户和客户。从奥古斯都的敕令可以看出,帝国早期的昔兰尼是不大繁荣的,其居民心怀不满,情绪不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中非视界 ( 京ICP备12008728号-9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