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非投资将更注重民生和就业 ■ 更注重保护非洲环境 ■ 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
温家宝于18日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四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出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前举行的第四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时指出,对于中非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同非洲国家一道探寻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措施。 他表示,要促进中非贸易平衡发展,中方将扩大非洲产品进口,进一步对非洲国家开放市场,中方决定实施“对非贸易专项计划”,适时派出赴非投资贸易促进团,扩大非洲产品进口。要进一步加强投资合作,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更加注重保护非洲生态环境,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更加注重管理审核,提高投资效益和质量。中方将引导投资向制造业领域倾斜,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多种方式参与非洲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多采用合资、合作方式,加大转让技术力度,帮助非洲国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中方将于年内全面落实向非洲提供优惠性质贷款的承诺,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优惠性质贷款和商业贷款。
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昨天表示,非洲正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处在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双方经济具互补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接。中国帮助非洲发展制造业、实现工业化,也为中非合作开辟了新领域。 这一点也得到埃塞俄比亚驻上海总领事由哈纳·方达·沃尔德·乔治斯(Yohannes Fanta Wolde Giorgis)的认同。据他介绍,埃塞俄比亚2010年底正式出台了《埃塞俄比亚新五年(2010/11-2014/15)增长与转型计划》(GTP)。这是埃塞俄比亚第二个“五年增长和转型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公路和铁路网络,连接主要的地区;其次还有农业,要争取实现粮食自给;还有健康和教育领域,兴建大批大学。 由哈纳·方达·沃尔德·乔治斯表示,中国投资者可以进入埃塞俄比亚的制造业,因为中国正在产业转型,埃塞俄比亚则可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据地。以纺织业为例,埃塞俄比亚有很大的国土可以种植棉花,投资者可以获得所有的原料,还可以获得很便宜的、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以及廉价的电力。棉花收成之后,将它加工成纺织品,这些纺织品或成衣通过埃塞俄比亚出口到欧洲和美国,可以享受到“零关税、无配额”的纺织品优惠政策。 同时,由哈纳·方达·沃尔德·乔治斯表示,拥有9100万人口的埃塞俄比亚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近年来稳定的经济增长率造就了日渐形成的中产阶级,埃塞俄比亚也在努力在数年内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样购买力就会上升。“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街小巷都是卖中国制造产品的商店,鞋子、电器等等,我一直在想,到底谁会买这些东西?但每天都有新的店开出来。”他说。 在他看来,中国投资者现在去埃塞俄比亚“正是时候”。埃塞俄比亚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有三个优势:便宜的基础设施,熟练的劳动力,和平和安全稳定的环境。“有人说,在亚的斯亚贝巴,能看到中国工人独自在市中心自豪地工作,即使他不懂得当地语言,他也可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自由地工作。我们最自豪的是,我们的国家很和平。” 据他介绍,现在埃塞俄比亚政府在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政府已经划定了很多区域,也承诺建设基础设施,希望中国投资者组团考察,参观不同的地区进行调研,选择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当地政府已经准备好提供协助。
中国文化在非影响力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认为,中非人文交流相对滞后于经贸发展,中国虽然已是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中国文化在非洲的影响力仍远不及西方文化。因此他呼吁把人文交流当做未来中非合作的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前几届部长级会议主要着重在经济层面,但在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出台的加强中非合作八项举措中加入了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合作、扩大人文交流等内容,在中非民间论坛上又提出要加强非政府之间的交流。她说,相信在即将举行的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还将继续加强。 由哈纳·方达·沃尔德·乔治斯同时表示,中国和非洲必须实施更多文化交流项目,加强人民之间的交流,帮助互相了解。“过去我们只了解美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现在中国人来了,他们修路,他们种植,他们做清洁,但我们还不了解他们,因此需要做更多,这让双方都受益,我们必须相互了解。” |
中非视界 ( 京ICP备12008728号-9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