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非视界网! | 国内频道 | 国际频道|ENGLISH

中非视界




中非视界 网站首页 中非视界 人物专访 查看内容

刘建军—敢做强龙过大洋

2017-7-22 21:17| 发布者: 中非视界| 查看: 2555| 评论: 0|来自: 中非视界

摘要: 刘建军—敢做强龙过大洋 刘建军,一个深受众人关注的非洲华人大酋长,被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赤子》杂志、《商界》、《国际创新人才》和英国《伦敦时报》、芬兰《赫尔辛基报》、美国《华尔街报》、肯尼亚 ...
刘建军—敢做强龙过大洋

        刘建军,一个深受众人关注的非洲华人大酋长,被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赤子》杂志、《商界》、《国际创新人才》和英国《伦敦时报》、芬兰《赫尔辛基报》、美国《华尔街报》、肯尼亚《新财经报》、乌干达、科特迪瓦等多个非洲国家主流报刊、电视台广为报导的人物。
       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先后反复地播发他的故事。2012年3月5日,正置全国人大、政协开会,温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当天午饭时间,央视4套《华人世界》栏目播出他的事迹,聚集人民大会堂大会餐厅里就餐的数千代表和中央所有予会领导们,收看了大厅超大屏幕节目—“刘建军非洲传奇”。而且早在2006年,国务院主要领导就关于非洲“保定村”在《昨日要讯》简报上做过重要批示。
      37岁就担任唐县县委书记,此后分别任职过地、市轻纺织局、化工局、外贸局长,曾因反腐蒙冤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坚毅顽强的他,历时1126天的漫漫上访路,在江泽民总书记的直接关怀下,得以平反。从1991年以后先后出版的《当代杨乃武冤案纪实》《官司惊动中南海》、《冤案惊天》、《古城悲歌》等纪实文学和电视剧,都叙述了他201次上访并得以昭雪的经过。
       当陷害他的地区、省委高干们落马、判刑后,刘建军饱含感恩报徳、为党尽忠的决心和激情,走上了易县县长的岗位。在他离任时,千余人为他送行,在县政府大院群众代表送给他一张大幅诗作“天地有杆秤,功过问百姓,甘苦心自清,来去两袖风”!
当新华社孟宪俊社长带着疑惑亲自采访后,便发表了自己亲笔通讯——《当县长离任的时候》,后来著名作家刘迁经过4个月的调查采访,写了长篇纪实文学《天秤》,经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到全国各地。
        就是十五年前那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刘建军授命于出口受挫、产品积压、职工下岗的外贸危难之时,担任了保定市外贸局长兼党委书记。他从40万字的网上下载的材料中,发现非洲没有金融危机,便开始了非洲市场的战略选择。让保定的产品,快速地充实了没有制造业、缺乏加工业的非洲市场。第二年也就是1999年,全国的外贸出口下降近20%的情况下,保定却增长了16%,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吴仪等亲自去保定调研。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创建了“农业落脚,加工致富,资源共享,义利兼顾”的非洲“保定村”。后来发展成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的品牌名字。
        “告别家乡,挥手太行,打点行装,不在彷徨,带着嘱托,带着理想,辽润非洲,播撒春光……”。《保定村之歌》,鼓舞着一万七千多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到非洲“洋插队”。现在一上网点击,就会发现他获得一亿七千多次的点击率!
        一浏览他的经历,你就会从他退休以后拥有的头衔了解他的作为:“保定经济开发促进会”主任、“国际合作委员会”会长、“中非民间商会保定分会”会长、“中非民间商会直属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合作发展局非洲分局”局长、“世界华人联合总会”副主席及非洲分会会长、“中华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友好促进会”副主席、“全球华商联盟”副主席、会长、“科特迪瓦六部联合名誉大酋长”、“乌干达共和国荣誉公民”、还被赐予非洲名字—勒杜瓦(许多人跟随的意思)。尼日利亚“打开非洲大门的金钥匙” ……
那些国内外的职务不能表明他业绩突出,当然还有一些他独有的荣誉称号—“海外创业功勋人物”“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个杰出人物”“改革创新贡献奖”“世纪风采人物”……他在省里领立功证书;在北京佩戴勋章;在“五一”全国劳模会上做专题报告;在钓鱼台国宾馆,央视人主持,春晚演员表演,中央部门领导和保定的书记讲话,为他过66岁生日。在非洲坎帕拉北京饭店,中英两种语言为他唱《祝你生日快乐》……
         如果你不是亲临考察,你不会相信他在非洲许多国家可以和总统、总理、第一夫人照相、交谈;不会相信他一出机场就有五、六台车来接机;不会相信科特迪瓦的迎宾队伍穿着专门从北京买的旗袍唐装唱着跳着欢迎他;更不会相信拉科塔广场千人大会,国家部长利达夸西带6个部族的酋长为他加冕,披金丝长衫、授六兽酋杖;更不会相信他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负责同志的指导下,协助收购非洲银行,组建农业银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为了非洲的事,他不辞劳苦,饱受十七、八个小时乘坐飞机的苦累,在17个非洲国家帮助华人建农场、工厂、商场、餐饮、矿业开发;在国内应聘担任党校、北大、清华、军事防卫学院、化工学院、人文大学、河北大学客座教授。
他经住了各种各样的诱惑,经受过两次国内媒体的攻击;经历过失败、战乱……然而他的嘴里没有“苦”、“难”、“累”这些字。他66岁那年自己写了一首诗,足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挥手千军又远征,飞天越海撒天兵,非洲屯垦‘洋插队’,义利兼顾共相融,尼罗河畔听手鼓,保定村头踏歌行,复兴大业今生事,一片丹心对天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中非视界 ( 京ICP备12008728号-9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